关于加强城市公厕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2013年11月26日

 

    城市公厕是城市正常运营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一般来说,一座城市的公厕率大致应保持在每500—1000人一座。而我市的公厕数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并且在质量和管理上也有待于提高,广大市民纷纷呼吁增加我市公厕的数量,并逐步提升服务质量,以进一步缓解入厕难问题。

    一是数量不足。近来,由于老城区的加速改造,老城区原有的公厕被拆除。因地价提升,在城市规划中,新公厕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造成数量减少,供给不足。

    二是设备不完善。除缺少厕纸、洗手液等一些必备设施外,有时候甚至存在缺少必要的照明、便后无法冲洗、无水洗手等情况。

    三是管理较差。整洁的卫生、完备的设施、与环境协调,不仅满足了市民与游客的基本需求,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目前,我市公厕中普遍存在打扫不及时、责任不到位、气味难闻的情况。

    四是指示不明确。以市政广场上的公厕为例,无论在人民路还是在银河一路沿线,都没有明显的指示牌,造成行人找不到公厕和随地大小便的现象。

    公厕问题是城市文明创建中的重要一项,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建议:

    一是将公厕建设列入城市规划。城市公厕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一般来说,企业出于利益考虑,往往不愿意无偿提供这种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公共厕所这类问题上应发挥主要作用。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厕所这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时期内管理和经营该基础设施,获得收益,政府也需要提供配套政策,对私人企业的行为进行规制,防止出现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三是实现公厕提供主体的多元化。环卫部门作为提供的主体地位是必要的。同时,政府可要求在沿街的社会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提供一部分公厕设施。

    四是管理责任到位。在分布均匀、设备完善的前提下,提供公共设施服务的质量,关键看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要明确人员、责任、时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给市民和旅客提供舒适的公共服务。

    五是做好交通要道和人群聚集场所的公共服务指示牌。

                                                                                                                                                  市政协信息员  马新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