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应对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与建议
2013年09月02日

 

8月22日,地级巢湖市被宣布撤销,原地级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这个传言已久的消息终得证实,标志着我省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的序幕已正式拉开。我们预感,皖北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也将为期不远。种种迹象表明,将现宿州、淮北两市合并,组成复合城市,也应在考虑之列,极有可能已进入了酝酿谋划阶段了。初步预测,这一合并方案,少则年余,多则两三年左右,就会变成现实。我市应密切关注这一动向,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制定一套切实
可行的应对措施,以免利益受损。
为此,特提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引起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
建议如下:
一、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一个专门的工作班子,立即着手开展调研论证工作,以便为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国家民政部及有关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优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充分借助利用宿州籍在京或在省内外党政军、科教文化各界有影响的老同志、社会名流做好攻关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申明我们的基本观点态度,陈述我们的理由建议,施加影响,为最终实现我们的理想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坚持合并后的城市以现宿州市城区为中心。这是首要目标,要有当仁不让的勇气和魄力去积极争取。在这方面,我们的优势较为突出,理由也较为充分,把握较大,实现的可能性也较大。淮北市的设立,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一座以煤炭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目前其周边煤炭资源已近枯竭,面临着城市功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挑战。且其区位环境并不理想,地处宿州辖区东西夹持,宿州、徐州南北挤压的夹缝之中。加之,其地上地下水资源十分匮乏,又处在煤炭采空塌陷区之上,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大忌。因而其未来发展空间局限太大,制约因素太多。而宿州市却恰恰相反,区位优势、生态环境和交通网络等各种优势突出,城市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是重新组建城市主中心的理想选择。再者,宿州北距徐州、南距蚌埠都在九十公里左右,这正是50至100万人口左右中大型城市辐射力最佳的科学合理的布局。城市中心放在现宿州城区,可以和阜阳一起形成皖北地区犄角之势,十分有利于加快皖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崛起。如此看来,只要工作到位,确立以现宿州城区为主中心城市的地位,虽可能存在一些阻力,但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还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
三、积极争取合并后的城市仍以“宿州”命名。宿州建置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且自公元809年设州以来,大多数年代都是州府治所。共和国建立以来,也一直是地委行署的所在地,知名度、认可度都比较高,向以皖北门户著称。而淮北市仅是1971年因煤炭开发而设立的,只有40年的历史,且是以淮河流域方位命名,容易使人发生歧义性理解,指代不明确,不象“宿州”使人一听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称,指代准确无歧义。以“宿州”命名既延续了历史传承,又强化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厚重感,对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增强其综合实力较为有利。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以“宿州”命名,还可大大降低因合并而带来的行政管理成本。仅以合并后的县区换牌统一名称一项,就可节约不少的经费,辖县中只有濉溪县需要更换。反之,若以“淮北”命名,原“宿州”所辖五县区都得更换名称,成本大大增加。若城市命名不够规范,还会留下后遗症和诸多麻烦。象湖北省原“荆沙市”和“襄樊市”等,现皆已恢复“荆州”、“襄阳”的历史原名,我省的“黄山”市名至今仍然争议不休。这类例子在国内还有很多,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所以我们期盼合并后的城市命名,一定要延续历史传承,切不可留下历史遗憾。
    四、积极争取合并后的新市委、市政府驻地设在现“宿州”城区。理由是这里区位、生态环境都较“淮北”具有较大优势,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是新市委、市政府驻地的最佳理想选择。再者,政治中心的确立,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为此,也应奋力一争。至于现淮北市区可作为一个次中心,管理模式可参照巢湖市的方式,设立一个县级市,在过渡期内,设一个副地级的特别机构负责各种善后工作,以期实现平稳过渡。若合并后的市委、市政府驻现宿州市城区,而城市名称又叫“淮北”,(据传,有将现“宿州”改为县级市的说法),若如此折腾,不但在情理上不顺,而且为后人添麻烦,留有遗憾。
五、积极运筹谋划,借两市合并的东风将现埇桥区进行分拆,改为两个或者三个县区的设置,解决现埇桥区范围过大,人口过多,不便管理的难题。还有一个可能的机遇是,若实行合并后,设一个县级淮北市,其原有的“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样就可以为现“埇桥区”的分拆提供回旋的空间,也使公务员编制、县级机构数不会突破总编制,有利于解决因合并而带来的富余干部公务员的安置问题。
 
反映人:赵成金  张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