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2013年09月02日

 

关于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根据市政协2011年工作安排,10月下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王胜华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埇桥区城东循环经济工业园、现代农业研发基地、辉煌养殖公司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2010年8月,埇桥区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年来,埇桥区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依托全区现有农业产业特色和产业基础,按照“三次产业联动、体制机制创新、多元主体参与、项目强力支撑”的“四位一体”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以粮食、蔬菜、畜禽、林木四大支柱产业为载体,以一个核心示范区为抓手,以六个创新为动力,以八大体系为支撑,全面推进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途径。
(一)强化机制保障,加强组织领导
2010年4月份,市、区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配合,编制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四大产业实施方案。为确保规划、方案有序推进,四大产业取得实效,示范区建设采取“党政齐抓、市区共建”的工作机制,市区两级分别成立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埇桥区还把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乡镇和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管理,任务细化分解到单位,责任层层落实到个人。
(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奖励力度
埇桥区为鼓励支持开发推广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从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抓好四大产业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7条奖励、扶持政策;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埇桥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宿州市埇桥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试行)》。目前,区财政拿出近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72个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补助,撬动各类社会资金3亿多元。
(三)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广示点示范
一是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通过推进土地流转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导规模化经营,在25个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25个村全部建立流转服务站,以西二铺春雨、栏杆益青、时村天益土地合作社为试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快速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二是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按照新农村建设思路,通过沉陷区搬迁、空心村治理、企业主体入驻和招商引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等方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进企就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通过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鼓励发展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支持农业企业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全区农业经营组织发展迅速。今年1-9月份,全区新培育区级以上龙头企业35个,总数已达17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3个,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1000个,涌现出以全国种粮标兵王化东为代表的一批种粮大户44户,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四是创新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鼓励各地成立专业的机械作业服务队、抗旱服务队、植保服务队等,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五是创新农业管理体制机制。为加强整合涉农政策及资源,成立了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整合、统一支出、统一指标、统一制度、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原则,将各类涉农项目及资金配套打捆,统筹落实,农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突破性进展。
(四)强化项目建设,落实调度机制
近年来,埇桥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筑巢引凤,优化招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落实各类涉农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近30亿元,对年度总投资10.5亿元的42个重点项目,采取指挥部作战和“三加一”(一张路线表、一个时间表、一名责任人,加督查调度)模式,采取工期倒排、进度追踪、全程督查、挂牌通报、落实奖惩等办法,加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通过抓项目建设,不仅储备了一批农业开发项目,而且大大增强了农业的发展后劲。
(五)强化园区建设,推动要素集聚
为了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埇桥区依托优势产业资源布局,编制了食品、板材、家具等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引导企业通过重组、联合、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促使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壮大企业规模,强化园区建设,发挥块状经济的强力带动作用。近年来,着力打造了符离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顺河新型乡村工业园、汴河家具集中区和城东循环经济园。目前,四大园区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98家,加工产值达80多亿元,园区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存在问题
视察组认为,埇桥区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埇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抓现代农业的思路正确,规划科学合理,示范区发展势头强劲,初露端倪,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投入资金不足,涉农企业融资困难
一是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缺口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信贷投放量小,融资方式单一,一些涉农小企业基础薄弱,可提供融资抵押物少,导致涉农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类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低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和农业保险还不健全,导致农业发展成本高,农业保险面窄,保险额度低,加之政策、资金、投入支持力度不够,造成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影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水平。
(三)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依然脆弱
由于上级对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效化肥利用、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方面投入低,农业政策引导力度小,导致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脆弱。
三、几点建议
建设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我市新一轮加速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对于传统农业大市宿州而言,更具有战略性和紧迫性。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建设水平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根据当地实际和区域特点,确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实现重点突破。一是要先行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区,引导涉农企业、经营大户进入样板区承包经营,通过优质化、高效化、规模化等途径来培育示范区主导产业,推进规模种植,实现企业化管理,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生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民能够认可应用;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在“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目标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综合示范的要素。三是要明确示范区的规划刚性,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实施建设,避免短时间内频繁轻易地变动和调整。力争示范区建设实现两年打基础,三年有突破,五年见成效。
(二)完善机制,努力提高示范区整体效益
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管理机制,突出经营业主的主导地位,按照“政府引导、业主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培育和引进市场开拓能力强、现代农业经营水平高的产业业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对示范区的强力支撑;二是创新技术人才引用机制,借智借力促发展。通过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采用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方式投身示范区建设,积极建立形成按劳分配和按知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要积极推动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深入合作,发挥他们的科技优势参与示范区建设,增强示范区的科技支撑。
(三)突出重点,加快示范区高效发展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发展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在项目选择上要突出主业。以现有主导产业为主,抓住关键技术、主要品种,加快发展,尽快见效。每个专业园区,选择1-2个特色项目和名优产品进行集中开发,形成专业化规模优势。二是在技术选择上要突出高新。要选择能对现代农业产生重大变革的高新技术成果,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实行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围绕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拳头项目,集中人才智力及政策资金等优势,加快科研开发步伐,尽快形成示范区农业品牌。三是在经营思路上要突出高效。示范区的生产与经营,应以建立现代高效农业企业的模式来进行,以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综合运用良种繁育、生物技术、精细加工、科技培训等项目,加强与市场的信息交流,不断将本地农产品推荐出去,实现循环增值,高效发展。
(四)政策倾斜,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政策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二是整合各类支农项目,捆绑发改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的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区的道路、电力、灌溉等基础建设建设步伐,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要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缓解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向现代农业流动,重视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的项目,要优先发展,重点专项扶持。
(五)创新思路,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一是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加大对新技术、优良品种和农业污染治理扶持力度,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效化肥利用、设施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投入支持力度,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把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成农产品的精品屋,积极发展精品农业,用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技术培育加工出优质的精品,不仅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不断放大农业市场效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