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口头发言之五
2019年04月04日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

程乃标委员代表农工党宿州市委会的发言

 

近几年来,我市社区养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我市老年人口各项指标远远超过国际通用标准,属于深度老龄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我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呈现出新的加速度。一是在政策层面,先后出台了《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宿州市2017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二是在部门层面,市民政局委托安徽省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宿州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2016年-2030年)》,实现了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三是在健康智慧养老层面,政府大力支持,如市民政局、埇桥区等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扶持埇桥区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平台覆盖4个街道,使500名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爱心养老服务。

二、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由于我市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时间较晚,诸如智能家居养老系统、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机构养老平台、医养结合一体化平台、养老地产服务平台、民政养老服务平台、旅居式养老服务平台、日间照料平台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有的刚刚起步,有的没有启动。

2. 社区养老组织服务精准性不足。一是对被服务的老年人不作深入了解,开展的活动不切合老年人的需求,使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不考虑自身的特点与实力,盲目竞标,使自己的实力与项目要求不匹配;三是一些“空壳”养老社会组织中标后,才四处寻找专业人员,使项目的服务达不到要求。同时现有的养老服务组织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使服务的精准性、差异性与精彩性不够,服务的专业性得不到体现,服务的质量不高。

3. 以行政化手段来推动专业化服务。目前,社区大多数养老机构一般由街镇直接管理运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居委会配合街镇助老服务社来完成。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基本以行政推动为主,专业化指导得不到充分体现。在行政管理中,任务年年完成,服务量不断增加,但管理的标准化、服务的人性化往往被忽略,老年人的获得感不太明显。

4. 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缺乏。目前,社会对“伺候人”的养老职业认可度不高。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困难,在岗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大、能力水平低。即使其待遇远高于一般行业工资水平,留不住人才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5. 社区养老服务非专业化现象普遍。如一些社区养老机构房屋简陋、设施陈旧,管理随意、服务粗糙;不少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过程不规范、服务态度生硬。社区养老服务的非专业特征,造成了在日常运行中重工作、轻服务,重形式、轻内容,重作业、轻监管的现象明显。

三、推进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 建立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开展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评估,建立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涵盖老年人个人资料、生活居住状况和社会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养老服务需求等内容,建立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开通养老公益服务热线。

2.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官方媒体的影响力和政府的公信力加大智慧健康养老方式及创新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与广度,引导老年人及其子女转变消费观念及养老理念,增进对智慧养老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子女为老年人购买智慧养老服务,也可同时提高企业对创新养老服务开发的积极性。

3. 逐步完善社区居民养老体系建设。一是着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水平,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机构全覆盖,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加快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步伐。有效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资源,加强合作,推进医养服务社区化。 三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以社区为依托,引入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组织,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拓展医养结合服务项目。

4. 打造专业化社区养老人才队伍。一是制定养老人才培养计划,委托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我市培养老龄护理、家政服务和临终关怀等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人才;二是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把养老护理员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严格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三是注重培育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抓好志愿者注册、培训、服务评估制度建设,促进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5. 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加强社区养老站点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制定符合市情的养老机构管理细则,规范准入门槛,建立资质认证、评估和等级评审体系,完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鼓励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化、小型化、连锁化发展;二是整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资源。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方面的衔接,建立健康档案,共享养老资源。三是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通过手机APP、智能终端等多种渠道,逐步提高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