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寄养式产业扶贫新模式的建议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重中之重。近年来,灵璧县尹集镇积极探索,以菠林村为试点,创造性地提出“村委会+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寄养式产业扶贫新路子,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由村委会、晟金养牛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签订寄养协议,集中全村38户贫困户共28万元精准到户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合作社股金,由村委会转给养殖大户张言美统一购买56头小牛饲养、育肥,并发展成牛销售,年终按每户1500元进行分红,通过寄养式产业扶贫,将带动38户贫困户两年内实现稳定脱贫。脱贫后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资金转其他未脱贫贫困户按此方式,签订协议,轮流受益,带动脱贫。
这种寄养式产业扶贫既有效规避贫困户的养殖风险,形成“拳头”增加规模效益,又有力地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脱贫的现实问题。但是也要防止养懒汉、合作社养殖大户短期行为现象发生,一纸协议终究难抵市场风险带来养牛收入不稳定、分红不保障等问题。
为此建议:
1、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寄养式产业扶贫。
2、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堵塞寄养式产业扶贫存在的漏洞,防止出现寄养的家畜一卖了之,经营户一跑了之。贫困户应选出代表全过程参与合作社日常生产管理,组织财务监督小组,对合作社生产、销售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公布精准到户扶贫项目资金运行情况,让参与贫困户都知情监督。
3、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培育寄养式产业扶贫的典型,推广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