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县政协坚持将协商理念贯穿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全过程,在民主监督实践中,初步形成“1+5”工作法,取得了较好成效。
以协商的理念定位监督。在民主监督工作中,强化协商理念,选题前,多次征求部门意见酝酿选题;确定选题后,报政协主席会协商定题;监督过程中,与职能部门反复对接,明确监督点位和时间节点,有序开展监督活动;在形成调研报告过程中,充分吸纳各监督小组工作信息成果,征询委员意见、建议;组织会前协商,进一步征询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召开民主监督协商会,提炼协商成果,送达民主监督调研报告。
监督选题主题化。在调研走访、广泛征询选题过程中,“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焦点问题引起了关注。近年来,泗县县委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打造最优的“泗县服务”“泗县品牌”。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改变,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经政协主席会、政协常委会充分协商,报泗县县委批准,确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
监督主题课题化。为确保监督工作能监在关键处、督在点位上,必须将监督主题课题化。经主席会议深入研究,形成了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全省一单”标准化建设等6个子课题,成立6个监督小组,并制定了专项民主监督实施方案,对制定方案、宣传发动、视察调研、跟踪问效、总结评比等工作环节,明确时间节点,压茬推进实施。
活动组织协作化。监督过程联动协作,推动监督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与随机督察,实现百名委员联动。
跟踪监督精准化。6个民主监督小组根据走访调研情况,结合部门吸收采纳实际,以提案督办为抓手,确定年度重点监督点位,持续开展跟踪监督。在监督中,各小组与相关单位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监督协商,监督工作更加精准、重心进一步下移。
监督意见成果化。形成民主监督调研报告,提出对策建议16条,上报县委县政府,得到批转落实。委员们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交7件提案、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2篇,得到相关部门重视采纳。在县政协助力推动下,2024年以来,泗县政务服务考核指标连续3个季度在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列第一。(泗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