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努力推进政协工作
2015年06月08日

  近年来,埇桥区政协紧扣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重点以及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界别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广大委员的主体作用,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履职创新的重要抓手和发挥政协作用的重要渠道,在不断深化和创新政协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4年被省政协设立为信息直报点。

一、明确责任,形成共识 为切实抓好并规范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区政协对各专委员会和每位政协委员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各专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对于个别情况不详细、建议不准确的信息,由办公室及时与反映人联系,调查核实相关情况,进行充实、完善,确保反映的情况更加真实,所提的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专委会、界别活动小组则积极主动投入到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推进落实中,有的专委会通过所联系界别小组的各类活动专题布置,有的专委会则在组织委员视察、集中调研等活动中收集线索,广大委员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参与热情日趋高涨,信息质量不断提高。为探索、创新社情民意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徐苏北主席亲自带队,组织机关相关人员专程赴砀山政协考察学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经验,为进一步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重抓办理 促进转化 “现如今村里的‘断头路’都被打通了,我们外出再也不用绕远路了。”谈及村道路的变化,埇桥区芦岭镇芦南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在一次调研活动中,区政协委员郑秀丽得知芦岭镇芦南村“村村通”道路虽给当地村民的通行带来了一定的改善,但道路往往只修到村部或学校,且路面宽度大部分只有3.5米,不仅造成行车不通畅还影响会车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郑秀丽委员经过深入走访,提交了《芦南村“断头路”问题亟待解决 》的社情民意,建议政府主导,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协调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芦南村“断头路”问题。  该篇信息经区政协《社情民意》上报区委、区政府后立即交由区交通局承办,区委领导对政协委员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区交通局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核实,随后安排专人负责,积极筹集资金,经多方协同努力,芦南村里的“断头路”得以向前延伸通车,村民们出行方便多了。现在的芦南村,水泥路修到了各家各户大门口,大家都感觉心里特别敞亮。政协委员反映民情民意,积极为群众代言,帮助政府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为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三、探索完善 不断创新今年以来,埇桥区政协高度重视社情民意工作,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当作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着力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力争打造更多的精品信息,实现被采用数量100条以上,完成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一)加强领导。继续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列入区政协重要议事日程,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不定期专题研究部署,拟定于6月召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二)加强编报反馈。在编辑环节上,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尽力挖掘具有前瞻性、综合性、预警性的深层次信息,提高报送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在报送环节上,改变报送方式,对于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将直接送到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手中,以此引起领导的重视,积极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反馈环节上,加强对采用办理情况的跟踪了解,对有关领导的指示及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进行反馈,争取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三)拓宽信息来源。在各界别设立社情民意小组,聘2-3名政协委员担任信息员,负责本届别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整理报送;聘任乡镇和街道宣统委员为特邀信息员,负责本地社情民意的协调和督促工作。 (四)完善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埇桥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考核奖励办法》,明确了考核奖励对象,加大奖励力度,对被各级政协采用的信息制定的不同的奖励标准,以此调动各个方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积极性。  (五)加强请示汇报。作为省政协在宿州市县(区)政协中确定的唯一一家信息直报点,今年区政协将进一步加强向省、市政协的请示汇报,主动争取上级政协的指导和帮助,及时了解上级对社情民意的需求要点,有重点地收集报送信息,有效提高社情民意信息的采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