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恳谈会——百姓家门口的协商
2016年02月16日

  近几年来,灵璧县政协不断探索和丰富协商民主形式,在完善全体会议集中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和省政协协商民主安徽实践的经验,积极拓宽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建立并实施了主席会议成员月度社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为基层老百姓搭建了协商议政的平台,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被群众喻为“家门口”的协商。

  2013年,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县政协决定开门办会,让百姓走进政协。在全体会议召开前夕,通过广播电视向社会发布公告,欢迎各界群众持本人身份证旁听会议,并在会场专门划定社情民意代表座区。会议期间,县政协专门召开社情民意代表座谈会,10多名群众反映了30多条社情民意信息线索,对党和政府工作提出了20多条意见建议。这种情况不仅超出预料,也让我们感受到基层群众积极的参政热情和表达诉求的强烈愿望。为满足更多的群众有序地参与政治、表达诉求的要求,我们进行大胆尝试,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组织有关专委会、常委和住在地委员参加,每月召开一次社情民意恳谈会,会议地点选择在界别群众所在的村和社区,同时邀请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村社区负责人出席。恳谈会提前预告,不设门槛,不限人数,群众可自愿参加,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大家面对面、零距离,平等沟通、答疑解惑,环境宽松,氛围和谐。

  通过近三年来的恳谈协商实践,我们认为社情民意恳谈会是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的一种好形式。

  一是顺应了百姓政治参与的新期盼。灵璧县是一个拥有13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绝大多数群众居住在农村基层,表达意愿的机会少、平台缺。虽然分布在各个界别的283名政协委员通过履职活动,能将一部分社情民意反映上来,但大多数群众的愿望和呼声缺少随时表达的渠道。恳谈会为基层群众拓宽了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基层群众参与积极性普遍高涨。2015年,县政协围绕农村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秸秆禁烧、城乡均衡教育、完善新农合制度、城市规划与管理、旅游文化产业及全民创业等12个专题,召开社情民意恳谈会近30场,不同界别群众参与多达1500人次。

  二是搭建了基层协商议政的新平台。恳谈会虽然是小平台却承载大协商,乡村两级和县直有关部门都很乐意利用这个平台倾听民意、问计于民,并就中心工作与群众沟通互动、凝聚共识。基层各界群众积极到恳谈会这个平台,与地方党委政府开展协商议政,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如:灵璧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每年午秋两季都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给秸秆禁烧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县政协围绕这个中心工作,专门成立课题组,通过社情民意恳谈会,为基层干部和群众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共谋解决的良方。基层干部认为,目前禁烧以堵为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这种行政干预为主的工作方法收效不尽人意,有时还激化干群之间的矛盾。群众认为,秸秆综合利用渠道狭窄,大部分离田秸秆找不到利用出路,秸秆还田、离田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费工费时费力,仍寄希望于一烧了之。我们认为秸秆禁烧的治本之策在于为秸秆综合利用寻找出路。为此提出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五料”化的建议案,被县委、县政府及时采纳。同时,县政协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引进了光大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每年可消化农作物秸秆30万吨,拓宽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真正实现既为党和政府分了忧,又为百姓群众解了愁。

  三是延伸了政协协商民主的新空间。政协组织是按界别组建的,政协委员是按界别产生的。政协组织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协商形式,不能局限于固定的协商平台,应着眼于基层群众,更加关注边缘人群,积极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恳谈会把协商平台搭建到基层,把政协协商搬到百姓的“家门口”,拓宽了百姓走进政协的渠道,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政协就在身边,政协就是我们的“代言人”。

  四是拓宽了社情民意收集的新渠道。由于恳谈会广接地气,每次都能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线索。经过梳理从中筛选重点信息线索,进行调研整理和编报,更好发挥了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作用。如:“防止村级收取‘两保’(新农合新农保)费用过程中出现新一轮债务负担”,就是2014年3月召开的农村低保专题恳谈会上,一位村干部反映的。为此,我们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进行调研。经过一周的调研,发现了这项惠民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求每个村要完成95%以上的参合参保率指标,有的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多,能收到保费的人口数远低于户籍人口数,为完成指标,村委会不得不借钱垫付,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负担,少则每年2-3万元,多则5-6万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尊重群众意愿、据实收取“两保”费用的建议。三年来,通过恳谈会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线索1800多条,整理报送310多条。2015年,全年编报126条。其中,报送省政协25条,采用7条,经省政协转报全国政协采用1条;报送市政协52条,采用10条。连续两年荣获全市政协系统社情民意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政协确立为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

 (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