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政协突出“四化”提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2016年02月16日

  今年以来,灵璧县政协通过强化采编队伍、细化信息线索、量化考核指标、转化信息成果,着力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采编队伍,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信息员是社情民意信息征集工作的主体,承担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责任。新年伊始,县政协便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面向广大政协委员、媒体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聘请了社情民意信息员30余名,进一步充实强化了社情民意信息采编队伍,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

  二、细化信息线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县政协建立信息线索定期发布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社情民意信息代表座谈会,围绕政策法规落实情况,重要工作、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各阶层中苗头性、倾向性的思想动态以及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等信息重点进行总结研判,细化梳理并组织信息员对不同时期的信息线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论证,提升社情民意信息的时效性。今年元月召开的政协九届六次会议期间,县政协召开社情民意信息代表座谈会,收集整理并公布了“农村环境卫生亟待整治”“关注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等33条社情民意信息线索,一周内便收到《学校周边饮食安全应引起高度关注》、《农村彩礼过重应引起重视》等10余篇颇具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

  三、量化考核指标,不断激发工作活力。

       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考核机制,要求每一位信息员每年至少报送2条社情民意信息,定期对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并将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纳入全会表彰范畴,择优评选表彰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让信息员在比较中感受压力,激发动力。此外,县政协还出台社情民意信息考核奖励办法,对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和政协刊物采用的信息进行奖励。

  四、转化信息成果,不断增强工作实效。

         成果转化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最终目标。县政协把反映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工作重点,在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中择优梳理一批信息,以信息专报的形式,呈报至省、市政协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反映给相关部门并加强跟踪反馈,推动问题解决,力促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工作决策和惠民之举。

   ( 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