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政协打造为民协商“新格局”
2023年02月09日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是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砀山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始终永葆为民初心,认真践行“为民协商”理念,聚焦群众利益关切,坚持政为民所议、策为民所献、言为民所建、力为民所尽,积极打造政协为民协商“新格局”,努力把政协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协商议事谋良策。围绕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幼儿园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发展、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等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从推动均衡教育、优化课后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得到教育部门的采纳。针对医保资金监管使用、探索医养结合、全民健身运动等课题开展了视察调研,就解决群众看病、养老、构建15分钟健身圈等问题进行协商交流,提出务实建议,助力县委、县政府补齐民生短板。

汇集民意建真言。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民生、直击问题的优势作用,全年共收到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0余条,整理编发上报《社情民意》专刊48期。其中《关于提高砀山酥梨品质做强酥梨品牌的建议》《“三无”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亟待解决》等19篇被县领导签批,《关于加强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建议》《关于开展“文明菜市”行动的几点建议》等得到较好办理落实。

提案办理惠民生。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共立案224件提案,已全部办结,办复率达100%。其中《关于加强停车位建设的建议》《关于禁止车辆乱停乱放的建议》等提案被公安、城管部门积极采纳办理,新建停车场4个,增设公共停车位4900余个,“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提案》《关于兴修农田水利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等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将相关意见建议落实到全县农田水利建设三年行动中。

履职尽责办实事。借助节庆节日,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扶残助销等基层服务活动10余次,受益群众达200余人。全力助力文明创建,针对北城社区、西城社区等6个社区存在的路灯、绿化缺损及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商座谈会,协调推进解决,助力创城验收。依托委员信访调解室、法治暖企工作室等20个委员工作室,通过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手段,帮助化解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其中张勇委员工作室2022年接待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化解群众纠纷30余起,帮助企业化解案件100余件,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刘洪举 陈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