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提升乡镇养老院管理服务水平”……翻开萧县政协2022年提案目录,每一件提案、每一条建议,都与萧县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 “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一份份有质量、有温度的提案,展现了十一届县政协开局之年聚焦发展谋良策、关切民生增福祉的责任与担当。
2022年,广大政协委员、县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和各界别小组,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运用提案履职。全年共收到提案249件,经审查立案216件(其中并案101件,最终交办115件),立案率86.7%,交由全县44家单位和部门办理。截至2022年底,提案已全部办结,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重点民生持续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年来,县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注重广泛性,突出协商性,增强实效性,提案工作呈现出“党政重视、政协主抓、多方配合”的良好局面。
注重学习,双向赋能,提案工作形成新格局。一是把牢政治方向。县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共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于提案工作全过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对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在县政协党组的领导下谋划和推进提案工作,力求提案撰写体现政治立场、审查严守政治标准、办理彰显政治效果。二是夯实党建基础。县政协功能型党支部围绕县政协党组工作部署,依托主题党日、红色教育、协商调研视察等形式组织党员委员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好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委员的全覆盖,把功能型党支部建设成为激发委员活力的有效平台和重要组织保障,进一步提升委员履职效能。三是建强工作队伍。深化专门委员会改革,根据《十一届县政协委员全员编入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方案》,选配17名委员充实到提案委员会中。同时,配备1名专职提案委员会主任和4名兼职副主任,不断加强提案工作力量。
加强引导,严格审查,提案质量实现新提升。一是选题切入准。按照“维护核心、围绕中心、突出重心、顺应民心”的选题要求,在十一届一次全会召开之前,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及时印发征集通知,提出提案撰写的基本要求,列出提案征集参考选题70余条,引导委员找准提案提出的切入点,深入界别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确保提案选题围绕中心大局,紧扣党政关注、社会关切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二是撰写标准高。坚持“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的提案撰写标准,针对换届后新任委员对政协工作、提案知识不够熟悉等情况,十一届一次全会期间,围绕如何撰写高质量提案和使用智慧政协履职平台进行培训,编发提案范文供委员借鉴和参考,委员提案撰写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鼓励界别、专委会撰写高质量集体提案。三是立案要求严。十一届一次全会闭会后,本着内容上是否与萧县发展、民生等大局有关联,措施上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形式上是否基本符合提案格式等立案要求,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立案问题,对征集的提案进行民主协商,严格审查,加大“撤、并、转”力度,对不符合立案标准的坚决不予立案,严把提案立案质量。
突出重点,深化协商,提案办理彰显新成效。一是党委政府高规格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工作,相关领导多次应邀出席县政协提案工作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在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系列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上,县委书记陶广宏同志出席并讲话,为进一步做好县政协提案工作指明了方向。针对《关于规范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的建议》提出的问题,在第十二期企业家沙龙下午茶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新华同志亲自与提案人面对面沟通协商,切实推动了提案落地落实。二是承办单位高质量行动。各承办单位把提案办理作为改进自身工作的有力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不断健全办理制度,主动与委员沟通,办前了解意图、办中共商对策、办后征求意见,实现了提案从提出到办理的全程沟通,有效提高了提案办理质量和委员的满意度。三是政协组织高效率联动。县政协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提案办理工作,主席会议成员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分管专委会、相关界别和提案委员积极参与提案办理协商、联合调研、带案视察等活动,对115件交办提案涉及的38家主办单位及相关协办单位进行全覆盖督办,把协商贯穿于提案督办工作的全过程,有效保证了提案办理质效。(萧县政协 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