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璧县政协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紧密结合县级政协履职特点和规律,着力做好“协商”“引领”“担当”三篇文章,努力干出新时代县级政协新样子。
做好“协商”文章,聚焦主责主业。丰富协商形式,构建了以全体会集中协商为龙头,以主席会重点协商和常委会专题协商为两翼,以专委会对口协商、委员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基础,以恳谈协商为特色,以网络协商为拓展的政协协商民主新格局。精心打造集中协商、重点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恳谈协商和网络协商八大平台,让政协协商专出特色、质量和水平。规范协商程序和机制,在协商前开展课题调研,在协商中邀请党政部门与委员和界别群众交流互动,协商后推动成果的报送和跟踪转化。每次协商活动都及时梳理意见建议,形成协商建议书或建议案,报送县委、政府有关领导,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协商成果转办后,组织9个专门委员会和11个界别组,分别与对口联系的28个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全程跟踪协商成果办理,推动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城乡文明大提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18个专题开展课题研究,200多名政协委员参与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6篇,提出意见建议120多条,报送县委县政府建议案6件。
做好“引领”文章,广泛凝聚共识。加强政协组织党的建设,按照“党支部建在界别上、委员凝聚在党旗下”思路,完善政协党的组织体系,让每个党员委员都能找到组织依托,让每位党外委员都能看到旗帜。探索建立了固定型党组织和功能型党组织设置,在县政协设立机关党组、在常委会设立功能型党委、在11个界别分别设立功能型党支部,功能型党组织在一届任期内存续,在重大履职活动时自动生成,在重大履职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完善党员委员联带机制,落实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外主席、党员常委联系党外常委、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机制,引导和带动党外委员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创新引领方式,在重大履职活动时,组织引领专题,围绕履职主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界别活动时,党员委员一律亮明身份,引领党外委员履职尽责;在党员委员中,开展八个带头活动,实行政治引领专项年度考核,让党员委员立标杆、作表率;在机关,开展“我在政协平台为党助力”活动,激励机关党员展示新作为;在关键领域,注重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的引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在协商议政中,注意既听群众说问题,也向群众讲政策,既反映民声、又引导民意。
做好“担当”文章,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完善学习制度体系,打造主席会集体学习、常委会专题学习、全体会辅导学习、大讲堂研讨学习、委员培训学习的五大政协学习平台。同时在政协学习平台上,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建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分为19个专题和8个专题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搭建履职平台,组织委员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全年为每名委员提供机会不少于10次,其中参加议政性主席会和常委会不少于1次、协商活动不少于5次、调研视察不少于3次、听庭审不少于1次。加强委员服务管理,完善委员提交年度作业和常委提交年度述职报告机制,在每个履职年度内,按10%比例评选优秀委员,按5%比例评选新时代履职标兵,在全体会集中表彰,以此激励更多委员履职担当。 (记者 谢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