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对影响非公经济发展“三门”问题进行调研
2014年03月18日

 

 

 

 

        3月11日—12日,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马杰带领民宗委和工商联界别部分委员,到泗县、灵璧县、埇桥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影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简称“三门”)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此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方式,目的是找准问题,分析症结,破解难点问题,提出打破“三门”障碍的政策建议,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蓬勃地发展。市政协副秘书长张宏亮、杨林参加调研。

        调研中,马杰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迅猛。2013年非公经济贡献了全市五成以上税收和就业岗位,六成以上的GDP。非公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她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一是要有信心。纵向看,政府的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在不断改善。二是要有作为。在经营管理中,面对市场的问题,要创新思路、探索新模式、不断革新技术;面对服务环境的问题,要学懂政策、用好政策、及时反映、多渠道呼吁。要抓住转型升级、发展县域经济的大好机遇,干事创业,有所作为。三是要有责任感。民营企业家要让社会更理解、更支持自己,要获得社会的尊重,需要自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要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共同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