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支招献策建良言-----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
2016年01月22日

  1月20日下午,参加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分组讨论了市长史翔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等。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及“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充分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今年的政府工作部署目标明确,任务明晰,切实可行。报告把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推进县域经济上台阶、提升城市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扩大改革开放步伐等作为重点方面加以阐述,描绘了宿州发展和崛起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鼓舞人心。

  市政协主席刘晓云,副主席李令臣、王胜华、苏兴佳、武敏及市政协党组成员周舒等参加了分组讨论。

  在讨论中,委员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李令臣、王胜华、苏兴佳等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布局合理、内涵丰富,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部署任务切合实际,对政府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政府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武敏、史敦文、张金山等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既符合我市实际,又适应了发展新常态。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进一步点燃激情提效能,全面、深入梳理相关项目、产业,扶植、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又具有发展远景的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三优”环境。李振奎、钱艺、顾学军等委员表示,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方面的财政预算,进一步发展、规范农业合作社。

  李胜亚、梁贤忠、吴玉华等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用了不少篇幅突出城乡协调发展,体现了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关注和努力。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框架拉开,“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治理如火如荼展开,城乡面貌大有改观。建议继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民生问题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很多委员在发言中认为,报告提出在深入推进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再办10件惠民实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主动作为、执政为民的精神。下一步要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需要,多谋民生福祉之事,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推动创业就业,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委员们在讨论中还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各抒己见。史敦文、陈光林、董靖华等委员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到要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重点实施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县城突破六项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立意高远,将引领我市乘势而为、加快发展。

  分组讨论中,委员们还纷纷从不同领域提出了真知灼见。刘静涛、王田委员表示,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名校与基础薄弱的学校搞帮扶、结对子、同发展。陈新民委员提出,要扩大医疗资源供给,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沈凌委员认为,要加大文艺事业投入,努力打造我市文化书画产业链。

  委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结合点,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为建设“实力宿州、活力宿州、和谐宿州、幸福宿州”再作贡献。

(记者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