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四届八次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09月02日

 

在市政协四届八次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刘晓云
(2013年8月20日)
 
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同志们:   
       会前,大家实地察看了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和帝元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两个现代农业实体建设情况,听取了段梅英同志关于我市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情况的通报。相信大家对全市“两区”建设情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2010年8月以来,我市相继被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其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立足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侧重于以生产力发展改革为目标。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则偏重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立足于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只有相互协调、统筹推进,才能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实施农业提升战略,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发展思路明晰。农业提升是我市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现代农业建设是农业提升战略中的核心内容。市委、市政府在紧密结合宿州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建设的具体思路。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坚持“三次产业联动、体制机制创新、多元主体参与、项目强力支撑”。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方面,提出了“培育三大主体、开展七项试验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两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着力重点。二是推进措施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两年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成立了现代农业建设指挥部、现代农业办公室和四大主导产业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了四大支柱产业、一个核心试验区、六个体制机制创新、八个支撑体系的规划方案,并把现代农业建设纳入部门和县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有力地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做到了同调度、同督查、同考核。三是试验内涵丰富。坚持从局部领域和重点环节率先突破,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来带动整个农业层面的改革。提出了“主体+载体+体系”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即以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为核心,解决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问题;以十二大基地建设为平台,解决现代农业建设的“载体”问题;以八大体系建设为支撑,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力保障,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种模式,打造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合作组织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形成了具有宿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四是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走在了全省前列;产业联合体建设被正式写入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中;十二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八大支撑体系服务农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居全省前列,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仍处在探索推进阶段。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12大基地建设进展不够均衡,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还比较小,支撑带动作用还不强;在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才刚刚开始,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在推进“两区”建设的体制机制上,一些地方还存在重工轻农的现象,抓现代农业的精力不够多、力度不够大,“两区”建设的工作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抓好“两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方面,从自身来说,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是推进我市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推进。加快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不仅能够进一步盘活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还能够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集约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破解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制约,推动全市“四化同步”、跨越发展。另一方面,从大局来看,现代农业“两区”建设肩负为全国农业农村发展探路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承担着国家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重大项目课题,担负着为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探路的重任。根据要求,2015年之前,试验区综合改革各项任务要基本完成,届时国家也将组织考核验收。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快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努力形成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改革机制、方法模式及理论体系,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示范借鉴。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充分发挥政协优势,认真履行职能,为我市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要多为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建言献策。要充分发挥政协的“人才库”、“智囊团”作用,围绕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中的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作为政协来讲,我们研究问题不求宽,但要求深;不求多,但要求新。要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要针对我市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围绕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报告、信息、提案等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形成一批有份量、可操作的调研成果,为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第二,要多为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凝聚人心。现代农业的示范与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抓手。但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阻力。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充分发挥位置超脱、联系各界的优势,做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要当好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宣传员,积极向人民群众宣讲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提升农业产业联合体的知晓度,强化群众对“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同感,做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的推动者;要当好各界别、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团结的协调员,切实做好沟通思想,传递信息、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千方百计协助党委政府有效解决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中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妥善协调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当好反映民生的信息员,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两区”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调研,抓住要点、把握关键,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呼声和要求。
      第三,要多为现代农业“两区”建设贡献力量。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对外交往频繁的优势,广泛宣传我市优质的农业资源和丰厚的人文自然资源,积极为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使更多的外商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兴业,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立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能,立足岗位,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我市现代农业“两区”建设贡献力量。委员中的企业家更要关注关心现代农业“两区”建设,选准个人企业与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的结合点,加大投入,积极参与现代农业项目工程建设或配套服务。同时,要切实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各专委会在组织委员活动时可以安排对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情况进行视察,以及时发现和反映建设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两区”建设搞好服务。
 
 

       各位主席、秘书长、同志们,今年还有四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还很重,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全面完成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政协工作献智出力,为加快宿州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