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连华: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基础
2013年09月03日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历来是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它与社会管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它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内在亲和性,是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价值基础,具体体现在:
  一、统一战线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本质与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具有内在的亲和性
  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按照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这里的“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每个人”、“一切人”;二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这里的“本”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因而,理解“以人为本”,只有明确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对“人”的把握从第一层面上升到第二层面,把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历史观三者统一,才能把握“人”的丰富内涵和“本”的实质意义,明确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以人民为根本和确立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本质,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说,统一战线最根本、最核心的是要尊重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历史主体地位,维护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价值和尊严,从而把统一战线成员的认识和行动凝聚到执政党的周围,凝聚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凝聚到谋发展促和谐上来。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让受助对象恢复其社会功能。通常它是以社区、团体和个人为介入单位和对象,它所关注的是社区、团体共同体和人的环境以及积极寻求和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和支持,通过社区居民、团体成员的集体参与和社会成员的个体参与,来促进社区、团体和个人的发展以及社会政策的制定,从而在根本上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个人或群体的“增权”,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的本质就是通过社区工作方式、团体工作方式和个案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有序发展。可见,统一战线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本质与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具有内在的亲和性。
  二、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参与功能与社会工作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活动具有内在的亲和性
  在现代国家,政治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必须通过完善立法和公民的有效监督来实现,而公民的有效监督则来自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个人或团体以某种方式涉入政治过程并导致对政治系统的运行及其结果施加影响的努力和活动。通常,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现实政治系统是否提供了充分、有效、平等的参与形式和途径,并且,政治系统的民主化程度越高,为公民提供的参与形式和途径就越多。在我国,新中国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这些制度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在民主生活中的地位和民主的本质属性,从而在制度设计的层面为民众提供了制度化、多元化和实质化的民主参与渠道,保证了人民的利益在国家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得到展现,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扩大他们有序政治参与并把他们的政治意愿和要求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轨道的民主协商机制,不仅可以弥补民主过程中“利益聚合”的弊端,而且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进而促进社会制度的包容与开放,更加重要的是,这种协商更是培育公民精神的学校,它可以培养包容、理性的公民文化,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信任的基础。
  社会参与,从文本来解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过程,它包括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文化参与三种类型;狭义社会参与,更多的是指一个组织的成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和改善人们的切身日常问题和生活问题。而社会工作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主要从社区、团体和个人为介入单位和对象,以维护社会正义为宗旨,以改善社会关系为主要任务,具体通过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强调公民有平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二是弥补制度的不足;三是扶助弱势群体,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弥补他们在财富、权利、知识和组织资源上的不足。在中国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活动,更多的是以支持和引导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与政府的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巩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展开,具体通过建立社区互助网络,促进居民对他人的正面态度和社区环境的关心,从而大大增强民众对社区和社会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概而言之,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参与,主要是从民主机制上来塑造国家;而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是通过照顾特定的社区居民,解决和改善他们的切身日常问题和生活问题,资助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互助网络等,来协调政府组织与民众以及其他利益集团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避免日益“原子化”的民众与组织化的政府之间因话语权失衡等产生矛盾冲突的风险,不断引导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巩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二者具有政治性与社会性内在统一的亲和性。
  三、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整合功能与社会工作对以制度为取向的社会正义的追求具有内在的亲和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深刻转型和社会主体的多元化,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扩大到15个方面。我国社会管理的方式已由以往的行政管理方式逐步转变为依靠社会领域的功能互补、经济要素的有机整合和社会成员的相互依赖关系等多元化整合方式,统一战线的社会功能也变为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群体之间、社会领域之间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增进多元社会主体和各种异质性因素之间的联系,克服中国社会原有的离散性,增加民主协商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现代社会的有机整合。具体通过协调统一战线成员之间的关系、照顾同盟者利益,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的和谐,特别是重视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领,通过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注重公平正义,鼓励先富帮后富,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感恩回报社会,为弱势、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互相关爱、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
  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柏拉图认为,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之中,每个公民必须在其所属的地位上尽自己的义务,做与其本性最相适合的事情。而所谓制度取向则是指制度的内容同人们共同生活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人们对一定的制度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的预期。社会工作以制度为取向的社会正义价值观所关注的主要是制度性的内容。这里的制度取向,就是指健全的社会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帮助个体自我实现的合理的社会功能,它把机会平等和社会福利或获得基本的生活品看作是每个公民基本的权利。平等是正义的表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社区、家庭、个人面临的问题或社会生活中偏离正义的现象,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或者是社会变迁中某些负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国家和社会通过再分配的途径来加以保障。从这一意义上讲,社会工作又被认为是致力于减少乃至消除社会分配领域中的身份差别和不平等现象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当今中国,正处于矛盾的凸显期与发展机遇期相交织的关键时期,由于整个社会集团性和结构性利益矛盾的存在,社会公共品提供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矛盾不可能短期消除,因而,公共决策应当兼顾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公平分配,已经成为维护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和谐的道义性和实践性追求。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代表的方向和目标是公平正义,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因而,帮助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社会需求达到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平衡,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亦即在不危害社会安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个人价值的合理实现。这一要求既是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所在,也是社会工作以制度为取向的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亲和性。
  (作者系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民盟中央参政党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