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四届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刘晓云
(2014年1月15日)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本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是全市政协委员团结奋进、竭诚履职的一年。在中共宿州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为加速宿州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致力发展,服务大局成效更为显著
常委会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问题,参政议政、调研视察,为推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发展全局议政协商。四届一次会议期间,广大委员围绕“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进行广泛深入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150多条意见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常委会议先后听取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通报,围绕相关问题议政协商,提出改进建议。主席会议坚持围绕中心议大事、谋大计,先后就宿马园区建设、灵璧县城镇化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等重要议题听取通报、实地视察、认真协商,提出促进发展的对策建议。
围绕重点课题专题协商。建设美好乡村是我市统筹城乡、推进“四化同步”的重要举措。市政协把助推美好乡村建设作为年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整合调研力量,成立了20个课题组,着重就美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27篇调研报告,提出135条建议。召开“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专题常委会议,从实施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富民等9个方面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政府及时批转相关部门、县区研究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向市政协进行了通报。《江淮时报》对市政协这次专题常委会进行了深度报道。
围绕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建言献策。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激活创业活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了树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激活民间资本等5条建议,被省政协专题常委会议选为发言材料。其他专委会分别就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森林长廊工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气象资源开发利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等课题开展调研视察,就专项工作提出了大量合理化建议,有力推进了相关工作。同时,相关专委会还配合参与了全国政协、省政协在我市开展家庭农场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推动皖北发展、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等9项调研视察活动。
积极参与全市中心工作。主席会议成员坚持联系重点项目和企业制度,积极参与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认真做好鸿丰生物科技示范园、新汴河景观工程、红星美凯龙综合商场等8个重点项目的联系工作;建立主席、副主席联系委员企业制度,分别与中卡通、东平木业、名人食品、康奈鞋业等27家企业建立了联系,深入企业排查问题、解决困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认真坚持招商周制度,主席会议成员积极参与全市重大招商活动,赴23个地区41家企业进行了招商考察;市政协机关成立了专门招商机构,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有力助推了全市招商工作。
(二)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民履职工作深入推进
常委会坚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着眼于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解决,强化民主监督,促进民生改善,为构建和谐社会献智出力。
创新丰富民主监督形式。认真开展民主评议,选取市工商局和国网宿州供电公司为评议单位,深入了解被评议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促进被评议单位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精心组织“政协委员听庭审”活动,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对市、县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部分案件进行旁听,参加委员521人次,提出意见建议96条,促进了法院系统的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人民法院报》、《江淮时报》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不断强化特约监督,推荐26名政协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促进了政协民主监督健康有序开展。
切实做好提案、社情民意工作。坚持在提高提案质量上下功夫,注重提案督办实效。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关于我市民生工程建设的建议》、《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等40件重要提案亲自阅批。主席会议对《加强我市廉租房管理》等9件提案进行重点督办。各承办单位采取“开门办案、约谈办案、协商办案”等方式,加大提案办理力度,提升了提案办理效果,基本实现委员满意、群众满意、部门满意。积极反映社情民意,聘任50名社情民意信息员,确定13个社情民意信息点,不断拓宽社情民意信息的反映渠道,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217条。其中《泗州地名恐落户江苏》引起省、市领导高度关注,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启动筹建泗州市工作。
积极参与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和特邀信息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推进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形象》的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市委。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拉开全市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的序幕。通过拂晓报、政协网站发布《致广大政协委员一封信》,动员全体委员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市政协创城督查组深入一线开展督查35次,提出整改建议89条,政府有关部门对症下药,逐项整改,有力推动了文明创城工作。
认真开展惠民实事调研。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组织开展“2014年惠民实事”调研。通过政协手机报及门户网站向全体委员和社会各界征求建议近百条,梳理归纳出群众最为关注的20个课题,先后到市直18个相关部门调研座谈,形成15条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参考,其中7条建议被列入2014年政府工作的“10件惠民实事”。
(三)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团结民主氛围日益浓厚
常委会坚持高举团结民主旗帜,重视加强与党派、界别人士及各方面的团结合作,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不断巩固多党合作局面。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原则,切实尊重和保障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权利,充分运用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秘书长会议等平台,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沟通,及时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统筹安排活动。各党派团体充分发挥作用,全年共提出集体提案35件。
切实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协民族宗教工作,专题调研视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市宗教场所建设与管理等问题,促进民族和谐与宗教和睦。对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的调研报告》,提出引进国际知名大品牌、做好对外招商项目准备等6条建议;召开台属、侨属委员座谈会,落实捐资助学助困等公益慈善项目;组织全市侨情普查,建立了全市侨务资源信息库。
创新政协宣传工作。首次开展“政协工作宿州行”新闻采访活动,组织《江淮时报》、《拂晓报》等省市6家媒体对砀山县政协工作和优秀委员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充分宣传基层政协工作的新探索、新成就、新典型。创办《宿州政协信息简报》,开通政协手机报,对政协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及时反映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成果,为全市各级政协和委员提供知情明政、学习交流的平台。
努力做好文史资料工作。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加大对文史工作支持力度,《宿州政协志》顺利印刷发行,启动“宿州百年照片”征集活动,筹备举办了“宿州百年照片”展。
(四)加强学习,开拓创新,政协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常委会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市委有关重要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突出发展要务,凸显广惠民生,彰显作用发挥,注重强基固本”的工作思路,有力指导了新一届政协工作的开展。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新任委员集中培训,举办全体委员分批轮训,不断提升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履行委员的履职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密切与市政协委员联系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实现了联系委员、开展界别活动有章可循,21个界别小组均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走访委员全覆盖,充分听取委员意见建议,有效发挥了委员的主体作用。
加强专门委员会建设。健全各专委会组织机构,开展“怎样做好专委会工作”培训,建立与市委、市政府有关单位对口协商和联系制度,增强了各专委会做好工作的责任意识、履职能力和工作活力。各专委会围绕常委会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委员开展活动,成为市政协重点课题调研、重点提案督办、专题民主评议、界别委员活动、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力量。
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扎实开展“点燃激情、提升效能” 、“四讲五提升”等机关建设活动,机关作风明显提升。加强机关制度建设,重新制订、修订机关学习培训、目标管理、后勤保障等8项制度。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政协党组和机关党委成员按照要求,高标准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顺利完成了机关党委、工会、老委员联谊会、书画院换届工作,成功举办了“美好宿州”政协书画展。
加强对县区政协工作指导。坚持邀请县区政协主席参加市政协常委会议及其他重大活动,探索在县区分专题召开市政协主席会议新模式。受市委委托组织开展了贯彻落实“两文一会”精神调研检查工作,就加强基层政协组织建设向市委提出意见建议,市委及时召开常委会研究讨论,并批转下发了《中共宿州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区及乡镇(街道)政协工作的请示》(宿秘[2013]69号),为加强基层政协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共宿州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协老领导、老委员打下的良好基础的结果,是市政协各组成单位、广大委员以及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政协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但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加强和改进。比如,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创新形式、提高履职效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进一步强化专委会作用,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积极推进广泛多层次协商制度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全市深化改革、跨越崛起的关键之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中共宿州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工作总基调,紧贴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工作总要求,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突出发展要务,凸显广惠民生,彰显作用发挥,注重强基固本”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促进全市加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好今年的工作,最根本的是要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贯穿政协工作的主线,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明确工作立足点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民政协要在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多做贡献,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大局为重,主动把政协工作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全局,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在维护核心中把准位置,在服务中心中体现价值,在凝聚人心中发挥作用。
——必须形成共识、汇聚合力,进一步找准工作着力点
形成共识、汇聚合力,是政协优势的集中体现。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就必须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作为履行职责的着力点,积极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和谐工作,不断增强包容性、扩大团结面,为建设“四个宿州”减少阻力、形成合力、增强推力。
——必须探索实践、开拓创新,进一步抓住工作切入点
探索实践、开拓创新,是推进政协工作的动力源泉。人民政协要永葆生机、激发活力,就必须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按照“发展所求、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要求,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形式、新领域、新途径,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实效,不断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必须立足民本、履职为民,进一步把握工作落脚点
立足民本、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性质的内在要求。人民政协要真正体现人民性、增进民生福祉,就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协履职的方向,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尽职尽责为民献计出力,真心实意为百姓排忧解难,协助党委政府推进民生问题解决,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必须狠抓作风、求真务实,进一步强化工作关键点
狠抓作风、求真务实,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本保证。人民政协要切实提升履职实效、彰显作为,就必须充分把握政协工作特点,立足宿州实际,重真抓、讲实效,察实情、说实话,切实做到思路务实、举措切实、作风踏实,不断提高政协的履职成效。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全市工作大局,今年市政协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把握一条主线,抓好五个着力”。
(一)把握一条主线,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建设“四个宿州”目标的强大合力,是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和中共中央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市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上来。要坚持学以致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准确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协助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推动转型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推动宿州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政协履职作用。
(二)紧扣中心工作,着力助推跨越发展
更加自觉地把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四个宿州”作为政协工作第一要务,通过调研视察、提案办理和专题常委会等形式,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职、献计出力。重点围绕工业和城乡建设振兴计划、园区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课题,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以“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为议题,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努力推动县域经济振兴实现新突破。围绕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等问题开展调研和议政监督;积极推动城乡环境暨“三线三边”整治工程、环境保护等工作,跟踪调研美好乡村建设,进一步促进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市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继续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努力为文明城市创建聚合力。主席会议成员要进一步加强联系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深入企业和工程项目一线,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和项目早出效益。全体政协委员要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努力为深化改革、跨越崛起想一条主意,献一条对策,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实事。
(三)坚持履职为民,着力推进民生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把履职为民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强对“基本民生”的关注力度,重点围绕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方面听取民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加强对“底线民生”的关注力度,重点围绕棚户区改造、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课题开展视察,献计出力;加强对“热点民生”的关注力度,随时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工作。探索丰富委员视察方式,深入开展委员走基层活动,及时了解群众的真实愿望,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组织委员开展科教扶贫、帮困济弱、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多做暖民心、安民心、聚民心实事,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勇于探索创新,着力强化协商民主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按照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和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决策之中的要求,协助市委适时出台加强和改进政治协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创新方法载体,进一步拓展民主协商的深度和广度。深化专题协商,推进政协专委会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协商,促进协商实效。积极探索界别协商的机制和方法,加强界别内部、界别之间协商,开展界别与党政部门的协商,充分发挥界别协商的优势和作用。深化提案办理协商,完善办理制度,加强跟踪督办,探索重点提案办理结果的考核评价机制。继续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协助市委做好宿秘[2013]69号文件的落实工作,适时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推进县区政协机构设置及乡镇(街道)政协工委建设,为基层民主协商搭建有效平台。
(五)凝聚各方力量,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积极履职。认真做好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团结引导工作、民族宗教界人士的沟通联系工作、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交流联谊工作,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积极开展民主监督,认真组织对提案承办单位民主评议,推动各项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继续开展“政协委员听庭审”活动,促进审判公平正义。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开展优秀社情民意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认真做好政协宣传工作,继续组织“政协工作宿州行”宣传活动,评选表彰“宣传政协工作”好新闻。发挥文史资料资政存史团结育人作用,编辑《宿州百年照片》。
(六)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是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扩大影响的关键所在。注重常委会班子建设。强化常委会组成人员进取意识、责任意识、表率意识,施行常委会议出席通报制度,提高会议质量和履职实效。注重界别作用的发挥。改进界别活动方式、丰富界别活动内容,提升界别活动实效。注重委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委员政治业务培训,邀请部分委员列席常委会议,加强与委员所在单位联系,改进走访委员形式,为委员知情明政、积极履职创造条件。努力做好专委会工作。积极探索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的新思路新方式,切实增强工作活力和成效。加强政协工作机制建设。结合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探索、新实践,进一步制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推进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的要求和规定,着力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开展政协老委员联谊,举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书画联展活动。加强同省政协的联系及对县区政协的指导,适时召开县区政协主席座谈会,不断提高全市政协工作的整体水平。
各位委员、同志们!我市已迈入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宿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四个宿州”的宏伟目标,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推进宿州加速崛起和人民政协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